ChatGPT的爆火,让AI大模型成为各大科技巨头争相布局的重点,无论是国外的微软、谷歌、meta,还是国内的百度、华为、阿里、商汤等企业,都在大踏步加紧对AI大模型的研究与探索。如今,这把战火烧至了汽车产业。
(相关资料图)
日前,国内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技术公司毫末智行发布业内首个自动驾驶生成式大模型DriveGPT,中文名“雪湖·海若”。在人工智能技术迎来技术质变和非凡关注的当下,这个自动驾驶行业首个生成式大模型DriveGPT是跟风蹭热点,还是真正具备独特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堪当企业护城河级竞争力?
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两年前,毫末就已开始关注并投入到AI大模型技术的研发之中。在他看来,2023年智驾产品将进入全线爆发期,生成式大模型将成为自动驾驶系统进化的关键,重塑汽车智能化技术路线,让自动驾驶更早到来。
GPT技术走进自动驾驶领域
国内发布首款自动驾驶生成式大模型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自动驾驶的发展路径和前景研判方面的声音不绝于耳,有积极倡导者乐观估计,2030年之前L3级自动驾驶便将批量落地,也有消极观点认为,10年内泛化场景的L3级自动驾驶很难达成。
然而无论持哪种观点持有者都不能否认,随着AI大模型引发起浪潮般的产业应用和变革,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正被注入全新动力,智驾技术从量变到质变的落地节点或将超预期显著提前。
据悉,DriveGPT采用GPT生成式预训练大模型,参数规模达到1200亿。与ChatGPT使用自然语言进行输入输出不同,DriveGPT输入是感知融合后的文本序列,输出是自动驾驶场景文本序列,即将自动驾驶场景Token化,形成“Drive Language”,最终完成自车的决策规控、障碍物预测以及决策逻辑链的输出等任务。
谈及毫末智行是如何抢到GTP概念行业落地的头炮时,毫末智行CEO顾维灏表示,这主要依赖于海量的数据和超强的算力,而这恰恰是毫末智行区别于其他自动驾驶公司的优势长板。
大数据方面,依托HPilot的量产,毫末智行目前已积累了超过4000万公里辅助驾驶里程的数据。就场景来看,包括城市道路、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就数据分类来看,既有真实的感知数据,也包含真实的人驾数据。
大算力方面,毫末智行很早就预见了算力对于自动驾驶研发的重要性,公司今年1月份发布了中国自动驾驶行业最大的智算中心MANA OASIS(雪湖·绿洲),算力达67亿亿次/秒。此外,毫末智行还建立了一套基于4DClips数据的自动化标注方案。
顾维灏告诉记者,DriveGPT现阶段主要用于解决自动驾驶的认知决策问题,后续会将毫末多个大模型的能力进行整合,最终目标是实现端到端自动驾驶。“随着技术不断优化,DriveGPT将逐步应用到城市NOH、捷径推荐、智能陪练以及脱困场景中。”顾维灏表示。
预计2024年NOH落地100城
已获得3家主机厂定点合同
DriveGPT大模型之外,“重感知、轻地图”的城市NOH成为毫末智行另一大亮点。曾几何时,自动驾驶衍生出很多技术路线,之后逐渐形成两大主要流派:一个是高精地图+激光雷达的“地图派”,另一个是摆脱了高精地图限制的“感知派”。
最著名的“感知派”正是特斯拉,也是第一家采用纯视觉技术方案的自动驾驶企业。毫末智行也是“重感知”路线的拥趸,其HPilot3.0系统降低了对高精地图的依赖,即使在没有高精地图覆盖的城市场景中,也能够通过强大的感知能力实现高级辅助驾驶。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市场乘用车高级别辅助驾驶前装搭载率升至29.40%,前装标配交付585.99万辆。毫末智行在2022年曾经预估,到2025年高级别辅助驾驶搭载率将超过70%。在张凯看来,这意味着从2023年开始,智驾产品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全线爆发期。
张凯告诉记者,智驾产品今年的爆发将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城市导航辅助驾驶产品将围绕量产上车发力,主要玩家的城市辅助驾驶产品进入到真实用户覆盖和多城市落地的比拼。另一方面,行泊一体和无人车商业化将成为自动驾驶公司深耕的重点。在乘用车领域,搭载行泊一体功能的智驾产品将迎来前装量产潮。”张凯表示。
基于上述观点,在过去数年,毫末智行一直致力于推动智驾产品上车。早在2021年,公司推出HPilot1.0版本,当年即完成坦克300城市版、魏牌拿铁、魏牌玛奇朵、哈弗神兽5款车型的量产上车;2022年,毫末智行对HPilot进行了两次大版本更新,HPilot月度搭载增速超过200%。
目前来看,毫末智行选择的这条“渐进式”自动驾驶上车打法,效果显著。首先是产品的推新和迭代速度快。其次,由量产落地而带动的规模覆盖也逐渐与友商拉开差距,业内推测至少领先行业1年时间。
据毫末智行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目前,毫末HPilot已搭载近20款车型;城市NOH推进方面,公司已经在北京、保定、上海等城市开启泛化测试。最关键的是,包括长城汽车在内,毫末已获得了3家主机厂的定点合同——这在汽车市场价格战正将成本压力传导至供应链,整车厂家无不追求品价比更高解决方案的当下,显得难能可贵。
毫末智行COO侯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毫末智行坚定与车企贯彻共创模式,而非供应模式。与其他传统的开放平台不同,毫末智行会向主机厂开放已有接口,给车企提供“源代码级的交付”。通过一对一的定制化服务,帮助车企去建造它自己的智能驾驶平台。
标签: